2017-08-05
经济学认为,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权衡关系。一般而言,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
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。
但是从过去十年来看,这两个公理已经被严重的违反了。在大多数发达国家,失业率和通货膨胀
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一直存在,而央行虽然在过去实行了超发货币的政策,但实际货币流通却没有起色
。
当理论和事实不一致时,明智的做法是把前者调整到后者的方向。而此传统理论在解决当下通胀
困局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。以下为四种结构性的因素,导致了通胀滞涨的现象。
人口老龄化
关于通货膨胀的第一个解释很简单: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,他们从净借款者变成了净储蓄者。大
量储蓄将追逐越来越少的投资机会,压低资本价格,低利率和低通胀将随之而来。
科技进步
必需品(食品、医疗、教育)的价格持续上涨,而消费者的总价格指数由于电子产品价格的下降
而下降。技术进步和分享经济革命彻底破坏了传统经济模式和“消费品和服务篮子”的概念。如果货
币政策仍然依赖于50年前发展起来的统计工具和经济理论,将无法符合新世界的现实需求。
工会衰落
自从K. Marx和F. Engels号召全世界的工人起义已经有169年了,这个呼吁已经被遗忘在历史的
垃圾桶里了。根据劳工统计局的统计,在美国所有私营部门的工人中,不到6.4%的人属于工会。工会
也在他们的传统据点中撤退。只有16%的德国工人属于工会,低于20年前的26%。
全球化
全球化可以被定义为两个同时出现的现象:减少自由贸易的壁垒,以及将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逐步
融入全球经济。一方面,将更多的人融入全球经济,创造了额外的需求,这将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的上
行压力,正如2002年至2011年中国推动的大宗商品繁荣期间所观察到的那样。另一方面,增加更多的
劳动力、脑力和储蓄使得全球经济更加高效:劳动力成本降低,劳动分工更加专业化,规模经济最终
推低了价格。
在结构发生改变的今天,人们可能需要建立新的货币范式,来引导通货再膨胀。从以上的归纳来
看,央行的角色和经典的货币理论的作用需要被深刻的重新定义。对投资者来说,最紧迫的问题是,
这一结构性通缩时期是否会继续下去。在过去的十年里,四种结构性力量引起了通货紧缩。投资者应
该问问自己,这些风是否会继续、停止或逆转。